艺术研究员—王新立
王新立,男,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河南省汝南县人。现为鲁迅文学院第一届河南高研班学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南县第十三届拔尖人才,汝南县作家协会主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星星》《山花》《青春》等全国百余家新闻及文学刊物发表各类作品千余篇,有数十篇文学及新闻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文学或新闻奖项。现已正式出版《荷花塘畔的足迹》《远逝的乡韵》《哦,我的汝南》《在汝之南》《解说南海禅寺》等五部个人文学作品集,连续三届获驻马店市政府文学艺术成果奖。
王新立散文、诗歌作品展
水晶晶的雨夜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南浔是一个陌生且令人向往的地方。最早知道南浔是在徐迟笔下《江南小镇》的优美诗句里: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炊烟,水晶晶的烟波,……甚至有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灵魂。从此南浔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倩影,便幻化成一幅幅图画萦绕在我的梦境。
终于有了与南浔零距离相见的机会。丁酉年六月五日,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邀请,我搭乘河南省驻马店市发往浙江省台州市的大巴,前往湖州市南浔区参加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大会。由于我乘坐的客车不能直达湖州,当天下午六点多钟,我转乘发往上海的客车赶往南浔。车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疾驶,当我在南浔高速路口下车时,已是夜晚8点多。时值初夏,天空中竟然下起亮晶晶的细雨。密匝匝的雨丝飘落在我的身上,让我心生寒意。站在雨幕中,我环顾四周,在高速收费站雪亮的路灯映射下,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公路两侧的花草树木在细雨中发出蚕吃桑叶般的沙沙声响,偶尔一辆驶下高速的货运车从我身边轰鸣而过,让我倍增失落之感。因为在我下高速之前,客车司机告诉我,南浔高速收费站距离南浔市中心还有10多公里的路程,若是在白天,这里有公交车或出租车来往。但是到了夜晚,这里的车辆就稀少了,要想搭车进入南浔市十分困难。此刻,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孤零零的站在雨中,我真有些手足无措了。就在我焦急的等待时,离我正前方五十多米的地方,忽然停下一辆轻型的小货车。随即,从驾驶室里跳下一位瘦削的中年人。他一边向我走来,一边向我招手。这时的我,像看见救星似的急急地迎上前去。中年人走到我面前,用温和的江南吴语问我:“这么大的雨,您怎么一个人站在这地方?”我急不择言地向他讲明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和眼前的处境。中年人惊喜地说:“哦,您是到我们南浔参加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大会的?真是太好了!徐迟先生是我们南浔的骄傲啊!”说到这里,他一转话题,“真是不巧的很,我现在是去另一个地方送货的,车子不进南浔区。不过,我可以通过手机滴滴出行,看能不能叫辆出租车,把你送到报到地。”面对一位素昧平生且如此热心的南浔人,我一个劲的说着“谢谢,谢谢!”
滴滴出行的信息发出去十多分钟了,一直没有回应。中年司机略含歉意的说:“我们南浔区只有30辆出租车,这个时候恐怕都在区里忙着呢。这样吧,还是让我耽误一下行程,先把您送到区里。”我急忙摆手说:“不行!不行!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话说到这里,我猛然想起下午5点10分在客车上收到的一条来自南浔区政府的信息:南浔,欢迎您参加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系列活动!……如有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络员:王山贤;电话:1896929****。我急忙拨通联络员的手机,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在电话里,联络员王山贤连声安慰我说:“先生,您不要着急,我马上派车去接您!您站在南浔高速路口不要远离,接您的车子15分钟就到,车牌尾号为4687……”听了王联络员的话,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中年司机也禁不住欣慰的笑起来。
等车的空隙,我又细细观察了周边的环境:雨,还在下着,丝丝缕缕,闪着亮光;雨中的那位南浔人面带微笑,一双期待的目光投向黑魆魆的远方。接我的车子赶到了,中年司机急忙上前拉开后座车门,礼貌的把我让进车里,然后,迈步走向自己的货车。我摇下车窗玻璃向他挥手致谢。透过水晶晶的雨幕,我在用心铭记着踏上南浔古镇后,遇见的第一位南浔人的音容笑貌,虽然我不曾记得他的名字,但他已经用水晶晶的言语和行动,向我传递了南浔人的热情和真诚!
车子一溜风地把我送到颁奖会报到地——南浔花园名都大酒店。办完手续后,我提着行李走进了自己入住的客房。信手按动电视遥控健,一幅幅关于南浔的美丽画面伴着男播音员富有磁性的声音扑面而来:江南好,最忆是南浔;南浔,是流动的水。水一般的恬静悠然,水一般的清新温润,水一般的柔情万种;南浔是江南水乡中的一朵奇葩,他是心跳与历史的沉吟,他是厚重与沧桑的叠加,他是风情万种的旖旎,他是流动生命的别致…..听着这如诗如画的语言,想起刚才自己初入南浔时经历的一幕幕情景,我由衷的在徐迟老先生66个水晶晶的后面又加上四个水晶晶:水晶晶的雨夜,水晶晶的心灵,水晶晶的关爱,水晶晶的深情!
难忘乡间“打平伙”
打平伙一词为豫南农村的方言,意思是大伙儿一块儿聚餐,费用均摊,很像现在流行的 AA 制。
曾记得,秋雨绵绵的日子,或皓月当空的夜晚,乡下人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讲故事,侃闲话……这时,偶然会有人提出:“咱们今天打平伙吧!”于是,满屋子里立刻会响起一片赞许声。这时,马上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说完,这人就到村里小卖部买上两瓶烧酒,再到村里养有鸡鸭的人家,迅速拍板成交一只又肥又大的公鸡或板鸭。大家七手八脚宰杀完毕,把鸡鸭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煮起来,当肉煮至半熟时,主人家还会在锅里加上葱、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调料,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炖。渐渐地,肉香便弥漫整个屋子。大家仍兴致勃勃地继续打牌,下棋,侃闲话,谈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
那时,家乡人打平伙,有时是为了打发寂寞清苦的日子,但更多的是利用这种形式巩固友谊,增进了解。打平伙的人一般都是熟人,投缘的人。大家聚在一起,烧火的烧火,做肉的做肉,买酒的买酒,你说一个笑话,他讲一段趣闻,热热闹闹的,不知不觉大伙的心贴得更近了,乡情也更深了。
当然,家乡人打平伙,也有的是为了解开疙瘩,调解纠纷。“一家五六口,七嘴八舌头”,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些小磨擦,有个小别扭,有些不愉快,这些东西如果不及时消除,小磨擦就会变成大争吵,小别扭就会形成大矛盾,不愉快就会演成大分裂。事儿虽小,解决起来却相当难,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就是“踩着簸箕米动弹”,须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恰当的气氛。打平伙就是一个好机会,大家借此可以凑在一起,帮助双方评论是非,可使他们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还有一种打平伙,目的是为了共商大事,同舟共济。村子里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主意想办法,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而且,家乡人颇有股豪爽之气,议事情,说干就干,打完了平伙,嘴一擦就开始干活儿,谁也不会中途溜走。否则,人们就会说他不讲义气,下次打平伙就没有他的份儿,或者要受到大家冷落。
我13岁那年,第一次参与打平伙。那天我放学回家后,正准备做作业,我的玩伴东亮赤裸着上身,下身套着半截裤衩,手里提着一个鼓囊囊的蛇皮袋。他看见我,一脸窃喜地说:“我才从咱村鱼塘里摸了三条大鲤鱼。这一回咱们该美美品尝一次清炖鲤鱼大餐了!”东亮的话,勾起了我胃里的馋虫,我伸手夺过东亮手中的蛇皮袋,把头探进袋口,只见三条一尺多长的红鳞大鲤鱼正在袋子里竞相噗通呢!东亮说:“别看了,你把你家里的葱姜准备一些,别忘了倒一酒盅小麻油,咱们去云喜家集合。”说完,东亮提着蛇皮袋一溜烟的远去了。这时,我再也无心做作业了,急忙钻进厨房,在案台下找到一大块生姜,还有五六根大葱,又用玻璃小瓶倒了一两多芝麻油。一切办妥当后,我就一溜小跑的赶往云喜家。这时,我发现德高、陈剑等小伙伴都已提前聚到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不同的作料和时鲜的菜蔬:绿茵茵的藿香,红艳艳的辣椒,嫩生生的白菜……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动手:剖鱼,劈柴,生火,煎鱼…..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一锅鲜腾腾的鱼汤便做成了。
我们几个人围着灶台,你挑一筷子,我舀一勺子,刚出锅的鱼肉伴着新鲜的辣椒,惹得小伙伴不时的发出“吸溜吸溜”的声响,但是,大家的心里却充满了刺激与欢喜:在那个饥馑的年代里,能够饱餐一顿天然无污染的鱼汤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让我记忆最深的打平伙,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当乡村代课老师那几年。 我们几个年轻老师经常趁着周末,合谋着兑上三五块钱,到村子里买上一只大公鸡、一二斤鸡蛋和几瓶廉价的薯干酒,然后,一起聚到离学校较近的一位教师家。我们帮那位教师的爱人宰杀公鸡,把鸡血用碗盛了,再把鸡肠鸡杂一并洗净下锅。约莫一个半小时,香气开始从厨房里弥漫开来。个别嘴馋的老师这时开始按捺不住,他们会走进厨房,一边一口一个“嫂子”的喊着,一边把手伸到大案板上,去捞摸那些已被女主人剔除肉的骨头。啃食着那些看似无肉,但有少许的筋、残余的肉末以及渗着香气的骨头,大家的心中都会洋溢起喷香的滋味。
当几个荤素搭配均匀的下酒菜端上桌时,几个家伙全然不顾一起吃饭的还有两位是女老师,把汗衫一脱,赤膊上阵,尽情地吃啊、喝啊、闹啊,一个不让一个,到最后都醉熏熏的,分不清东南西北,有时,竟一直喝到月上柳梢头。
时光悠悠。我离开乡村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我时常怀念乡村那种散漫、粗犷的生活,尤其是和伙伴或同事们打平伙的时光。尽管生活清苦,但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大家心中没有猜忌,没有倾轧,有的只是一份苦中作乐的暖意,一份对未来日子的向往。打平伙吃的是一份欢快愉悦的心情,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它可以与知己者、投缘者度过一段忙里偷闲的欢乐时光,它使我们有了一段值得回味与咀嚼的人生经历。
雨中悟禅
几天前就和《天中晚报》和市直单位的数位文友约定,利用周末到南海禅寺静心悟禅。
不想到了周末这天,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不由得让我对上苍顿生谢意,因为,雨中悟禅会让今天的相聚更有韵味。寺院洁净的甬道上,一群撑着碎花雨伞的红男绿女迤逦前行,兴趣盎然。眼前的南海禅寺,较之每月的初一、十五显得格外幽静,清亮的雨水顺着寺院阁楼高挑的檐角自上而下地流泻下来,打到青石铺就的地面上,水花四溅,乍然有声;寺院旁的一弯河水碧绿如翠,条条鱼儿上下穿梭,逐乐其间。
伴随着钟罄悠扬的长鸣,我随着众位香客,迈进了巍峨雄伟的大雄宝殿。仰视着笑口常开慈悲为怀的金色大佛,让我不禁想起了普陀山明开法师关于人与情的一段禅语:人,当是单一的个体时,他就是一个人;当他一个人往山谷里走,他就成了“俗”人;当他一个人往高山上走,他就成了“仙”人。佛,分开为人弗,“弗”乃“不是”,脱离了世俗,人即成佛,佛从凡人中来,而又不再是凡人。情亦如此:情,是心青,一个人的心地若能辽阔如青草,就能包容人间的一切,真心的对待。细细咀嚼法师充满智慧的禅语,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每个人都在忙碌奔波,为了赢得蝇头小利,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为了求得虚无的功名,不惜将真情贱卖,机关算尽,结果带来的是心灵的空虚,幸福的背离,这不能不算是人生的悲哀。
一阵轻微的骚动打扰了我的思绪,又有几位香客虔诚的走进大殿。也许是远道而来吧,他们的衣服已被雨水打湿,头上的长发也在滴滴答答的流着小小的雨珠。我和几位文友轻轻地为他们让开位置,看着他们虔诚的燃香跪拜,为心中的美好而祈祷。再看大殿外,那场春雨仍在不紧不慢的下着。雨很细密,也很清爽,即使赤身站在雨中,也不会让人感到有过分的凉意,倒是潮湿的空气,却让人们的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吐旧纳新。
身处南海禅寺这个特殊的所在,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何谓禅? 其实,禅就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而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换句话说,禅就是自然而然,与大自然同在。“云在青天水在瓶”,大地万物皆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
今日与文友相约,漫游南海禅寺,却因上天眷顾,送来一场春雨,为我们的游历平添了如许情趣。这看起来纯属偶然,其实皆成必然,只是冥冥之中我们无法把握这份禅意罢了。
雨一直下,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与文友相约,回去后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就是为《雨中悟禅》,因为,在我看来,简单快乐就是禅意本身啊!
项王故里行
在我的记忆中,项王故里是完全陌生的一个所在。农历丁酉年三月初八,适逢清明节,我带着八岁的孙子随着县城一个户外活动群,驱车六百余公里来到江苏宿迁市。
在乘坐的大巴车上,当群主告诉大家,项王故里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时,我的脑海里立时闪现出《垓下歌》中充满豪气与悲壮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耳畔也随时响起宋代词人李清照那首充满凛然之气的五言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透过历史的风云,思绪也似乎回到了那场战马嘶鸣、剑戟如林、爱恨情仇相互交织的楚汉之争…….
大巴车到达“项王故里”时已是中午10点左右。景区位于宿迁市黄河南路东侧,站在马路边看,一组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朝西而立,南端是景区入口,这里建有一座重檐歇山式城楼,两侧罗城前伸,平面呈“凵”字形布局,颇有古代城楼的气势。城楼底层有三道大门,中间一道门楣上镶着一块“项王故里”的篆刻。大门正前方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立着一尊项羽跃马向前的青铜雕像。但见项羽身穿铠甲,头戴兜鍪,右手提缰,左手扶剑,气宇轩昂,不失盖世英雄的气概。仰望项王的雕像,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刘邦、项羽、虞姬等一代英雄佳人的历史记忆,尤其是霸王别姬的那幕历史场景又在我眼前逐渐鲜活起来。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已进入决战阶段。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夜闻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情思缱绻。此时,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他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对此,他也许没有太多的留恋、悔恨和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一生挚爱的、终身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姬未来的命运和前途。无奈之下,他酌酒悲吟《垓下歌》。也就是这首《《垓下歌》》,让虞姬泣不成声,泪眼朦胧中,复声相合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此时的虞姬,已看清了项王所处的环境,她也真的与项羽难舍难分,但是,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她又能为心爱的男人做些什么呢?思之再三,为了让心爱的男人放心的冲出重围,虞姬做出了一个果敢的抉择,她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随后,猛的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往自己地玉颈上奋然一抹,一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香消玉殒。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动作,让项羽了却了心中万般牵挂,重新跨上战马,杀出重围,边战边退来到乌江边。在这里,有乌江亭长为他备好的船只,还有江东父老寄予他的殷殷厚望。但是,历史上所有的英雄在关键之处自有他们的惊人之举。此时的项羽,耳闻刘邦部将愈来愈近的呐喊声,想起自己当初起兵抗秦时,亲率八千子弟渡江,如今却单人匹马返回江东,实在无颜面对江东乡亲,遂自刎而死,时年31岁。
31岁,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向往的年龄。然而,对于西楚霸王项羽来讲,其生命的休止符却在这里戛然终结。表面看来,这是一幕英雄的悲剧,但是,若把这幕悲剧放到中国历史这个大舞台上,项羽虽败犹荣,其盖世英名却为后人所敬仰。正如后人所评价的那样,项羽是“一位破釜沉舟永往直前的灭秦功臣,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士,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壮士,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英雄,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史人物”。同时,他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更给后人一个更丰富的想象,那就是英雄的内心深处同样具有常人的悱恻情长。
我一边沉思着,一边随着如潮的游人,一步步走进了项王故里景区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组以西楚文化为主题的建筑,其中一座供奉着项羽巨幅头像的纪念性建筑引起了我的关注。这是一座高大的阁楼,名为盖世阁,阁楼左右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王朝霸业当时事;西楚雄风千古传。由于这天是清明节,全国各地的项氏后人齐聚这里举行丁酉年公祭项氏大典,我们有幸观看了他们的祭奠仪式。盖世阁前的广场上,黄毯铺道,道路两侧,十多名身着汉朝服饰的少女,在悠扬的钟罄敲击乐中齐声诵读《沭阳城北项氏家风》:
尊长爱幼,敬师睦邻;
夫妻相敬,婆媳想让。
读书明理,遵纪守法;
薄财重义,处事以公。
生活简朴,勤劳致富;
诚实守信。做事认真。
为民为官,清正廉洁;
爱国爱民,服务社会。
各项祭奠礼毕,我随着祭拜的人群先后游览了项王景区的各个重要景点,拜谒了项王、虞姬这对英雄美人的巨幅雕像,表达了心中的无限敬仰之情。在核心建筑“英风阁”里,安放着楚霸王项羽汉白玉雕像。雕像两侧的廊柱上,题写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对联:
当年初破秦军,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重瞳子;
垓下悲歌虞和,拔山诗风旋不歇,长留仁爱一杯羹 。
走进阁内,但见阁墙上镶有六幅汉画风格的大型壁画,内容有“项羽举鼎”、“破釜沉舟”、“鸿门宴”、“挥师彭城”、“鸿沟为界”、“乌江自刎”等项羽一生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观赏着这些壁画和长联,让人深切的感受到项羽一生的大起大落,品味了盖世英雄的人性之美与人格魅力。
在项王故里的项宅里,有一口见证当年楚霸王豪迈与壮烈的古井。尽管时光之水已经流逝了两千多年,他依然清澈见底,向着一拨又一拨的游人诉说着项家曾经的辉煌与沧桑。站在古井前,我忽然觉得,历史确实很吊诡,竖子成名,英雄败北几乎就在一瞬间。这让我从项羽与刘邦之间的鸿门宴中得到佐证。当初的项羽,如果听信亚父范增的规劝,鸿门宴上断然杀掉刘邦,哪怕自己不肯动手,就是借助项庄舞剑,以误杀为由干掉刘邦,相信楚汉历史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写;即使到了乌江被围之际,如果项羽能够耐得住一时豪气,乘上乌江亭长的船只重返江东,相信楚汉的天下到底归谁,又将是一个未知数。然而,历史却选择了混迹市井的刘邦,将一代开国帝王的桂冠赠与了他,而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归于无谋英雄的行列。历史就是这样在不为人知的幽暗隧道里曲曲弯弯的前行,留给后人的是一声声长叹和惊讶。
由于小孙子跟随身边,我怕他体力吃不消,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项王故里匆匆走了一圈,可谓是走马观花吧。尽管如此,我对这个景区还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景区管理人员介绍,项王故里所在的宿迁市现在还是一个地级市,但是在项羽故里景点开发上却不惜财力,先后投入40个亿,将其打造成现有的规模。不过,由于景点人文气息浓厚,游客并不很多。这让人不由得有些担心,景区的门票收入能否足够支付人员工资和日常管理费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投资却要符合经济规律。二千年前司马迁的一篇《项羽本纪》让项羽流芳百世,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蜚声海内外。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在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后人那份敬古爱贤之心啊!
走出项王故里景区的出口,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天上下起蒙蒙细雨,雨中的花草显得愈加鲜艳和青翠欲滴。不觉间,我的心中竟然有了一种表达的冲动,便随口吟哦起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生的记忆
芸芸众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走马灯一样,匆匆来,匆匆去,真正能够给对方留下深刻记忆的,想必不会太多。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由于工作关系,接触面并不算太窄,可谓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都有过深浅不一的交情,甚至出现推杯换盏,勾肩搭背的亲密情景。对于这种情形,说心里话,我常常在酒醒之后,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皆成云烟。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奎山老师。我与王奎山老师,一生中只有一次短暂的谋面,然而,他却以大智若愚,大拙无锋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满身浮躁的文学青年。那时一个特殊的年代,文学这个行当正红得发紫。说句题外话,当时,省妇联主办的刊物《妇女生活》,其中的一档栏目“鹊桥”,很受读者欢迎。男女征婚者在推介自己时,开头第一句就是:“某男(女),酷爱文学,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然后,以此为条件,要求对方必须“高大伟岸”或“贤惠善良”,否则,就有些配不上自己这样一位文学发烧友的意味了。在这里插说这样一件小事,就是想说明当时那个年代,文学的地位有多么地崇高啊!生逢其时,我也爱上了文学。劳作之余,我穷搜博览,四处拜师,只希望自己稚嫩的文字早日能够化作铅字发表起来。那时,我们驻马店地区,唯一的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驻马店报》刚刚创刊。那是一张小型对开四版的报纸,在第四版“竹沟”文学副刊里,有一个“七彩人生”栏目。而在这个栏目里,每期都要发表一篇署名“王奎山”的小小说:《紫纱巾》、《蓝风筝》、《绿发结》、《黑蜻蜓》、《红绣鞋》、《别情》等。这些系列作品篇幅都很简短,但在每篇作品中,作者都要给广大读者塑造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生活环境大多集中在豫南乡村,都是一些普通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虽然他们的身份,像山野间的青草一样普通,甚至有些卑微,但是他们都具有淳朴善良、热爱生活的天性。在他们有限的生存空间里,无不表现得乐观豁达且情趣盎然。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小说《别情》:莽子探亲要回部队,未婚妻小娥进城送他。在车站广场候车时,莽子突然想再亲一下小娥。由于是大白天,做这个举动不方便,莽子便把登车时间改到夜里10点。按莽子的话说:“不再亲你一下,走了也不安生。”那曾想,莽子的计划竟然被自己的老爹打乱了。老爹见未过门的儿媳妇一大早送儿子迟迟未归,害怕有什么闪失,就火急火燎的赶到车站,找到了儿子和媳妇。老爹的到来,让莽子的计划彻底破产了,最后,只得一个人登车归队。临进站时,莽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咱乡下人,办个事真难哪!”爹却说:“难啥?从乡里到城里有汽车,从城里到部队有火车,难个啥?要搁往先……”小娥偷偷地笑了。故事情节到此戛然而止。
当时,我在读完这篇小说时,心中的那股激动劲真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彻底的被王奎山这位不曾谋面的高人征服了。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渴望,什么时候才能够拜见一面这位文学高人呢?产生这个念头的时间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我偏居在汝南、正阳两县交界的一个小乡村,几乎处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拜见王奎山,只能成为我心中一个长久做不完的梦。
怀着这份期冀,不觉间到了新世纪的2004年,我从农村走进了县城政府机关谋到了一份舞文弄墨的差事。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县文化部门邀请全市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在天中山招待所召开梁祝文化研讨会。我作为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那天,我提前走进会议厅,一眼就发现摆放着书有王奎山名字的座签。当时,我心中禁不住一阵狂喜:终于可以拜见心中的文学前辈了!为了方便与王老师近距离交谈,我特地找来一把椅子,放在王老师座位斜侧不远的地方。不大一会儿,参会人员开始进场了,就见一位矮个子、一脸憨厚的中年男人迈着不疾不徐步子,走到王奎山座签旁,稍作停顿,侧身坐进铺有厚厚绒毯的座椅里,然后,端起桌上一杯飘着白雾的毛尖茶,用厚厚的嘴唇轻轻地吹几下,就轻轻的啜饮起来。我站在一旁,欣赏着他的那份安详,那份自在,那份飘逸,心里禁不住升起一份浓重的敬意。关于对王奎山老师的第一印象,我在数年后读到全国著名小小说作家杨晓敏对王奎山的描写后,感触更为深刻:“奎山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用河南方言来说,犹如席蔑子在脸上划了一道。不相称的倒是嘴巴奇大,在五官的比例中,漫画般的夸张。这一大一小,使奎山增添不少魅力。”
在会议讨论期间,我走到王老师身边,悄声对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后,真诚地说:“王老师,我很喜欢文学,很早就在《驻马店报》读过你的小小说,特别喜欢,请你以后多多指教……”王老师听了我的话,咧开大嘴哈哈一笑说:“我写的那些东西,都是自己弄着玩的,上不了大台面,你可不能当真哦!”王老师的自谦,让我对他倍增敬意。随后,王老师对我说:“有空到驻马店找我,我用驻马店的胡辣汤招待你!”说完,又呵呵地笑起来。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王老师见面,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见面。如果王老师还活着的话,或许,在他接触的各色人等中,他不一定还记得我,不一定还记得请我喝胡辣汤的承诺,但是,他却以自己作品的魅力,带给我一生最为满意的艺术享受!
感谢您,奎山老师!愿您在天国一路走好!
永远的奔流
时光真是一把无与伦比的刷子,它可以刷新阳光,刷黑暗夜,刷绿春天,刷平湖心的皱折,也可以在千回百转的鸟鸣中,刷屏着岁月的流痕。此刻,我真切的感觉到,也就是一转眼的工夫,我已从一个青葱少年走进生命之秋。回首坎坷的奋斗之路,我分明看见并清晰的感觉到,《奔流》——那条汩汩作响的文学清泉始终奔涌在我生命的原野上,不时溅起的浪花在晴空中化作五彩的雨丝,悄然飘落在心灵中的那片土地上,滋润着希望之树破土拔节,挺拔向上……
恍惚中,我又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让人值得记忆的年份!那时,文学这位高贵的女神,正优雅的端坐在五彩花瓣簇拥的宝座上,以君临天下的神态傲视着脚下对她顶礼膜拜的忘情男女。我虽然刚刚高考落榜,面对着家乡那片苍黄而贫瘠的土地,心中却有一个天真的梦想:我要当作家,我要成为当代的鲁迅、巴金、茅盾……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实在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在那个全民兴起文学热的年代,这个梦想却是许多青年人共同拥有且真实可信的。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将全部身心沉醉在对文学狂热的追求上。也就是这个时候,《奔流》恰如一股澄澈的清泉注入我蒙昧初开的心田。清楚的记得,每当晚霞似火、牛羊归圈的黄昏之际,我常常会拖着疲惫的身子随同父母荷锄而归。当父亲忙着为圈里的老牛添草加料,母亲慌着在灶台前引火做饭时,我会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点亮满身油腻的煤油灯,开始编织心中的文学之梦。十五六岁的年龄,缺少太多的生活和语言积累,写着写着便会卡壳。一筹莫展之际,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放在写字桌左侧的《奔流》,那可是我的写作锦囊啊!
写到这里,我很想岔开话题说说自己当年订阅《奔流》的事。那时候的《奔流》月刊,每期80个页码,定价三角钱,全年3.6元,这笔款项放在当下不够给孩子买一份烤鸡排。然而,为了积攒一份订阅全年《奔流》的杂志款,我常常要克扣全家吃盐灌煤油的钱。每次留下一角或两角,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攒够。到了征订杂志的时候,我会步行十几里来到乡邮政所,伏在高大的柜台前,满脸陪着笑,把自己攒下的一叠面值一角或二角的纸币捧给营业员。看着身穿绿色邮政制服的营业员面无表情或一脸不耐烦的数着我递过去的纸币时,我站在柜台外,心里一阵阵发紧,唯恐自己递上去的钱出了差错,要是那样的话,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我知道自己此刻真的是囊空如洗啊!
等待的日子是令人焦灼的。杂志订阅后,我会天天盼着能够早日收到带有新鲜油墨气息的《奔流》。那时候,乡里邮电所一般有三、四个投递员。每个投递员负责几个大队的信件包裹投送任务,一般情况下,每隔三天可以和他们见一回面。掌握了乡投递员的投送规律,我会在那个大差不差的时辰里,翘首以盼投递员的到来,急切询问自己的杂志是否来了。时间长了,我与乡邮员竟然成了好哥们。后来,每期《奔流》到来时,他干脆直接送到我家,有时,还顺手把一些单位公费订阅的《人民文学》、《十月》等文学期刊,借给我先睹为快。
每期《奔流》收到后,我会不顾一切的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我先后熟悉了南丁、苏金伞、乔典运、段荃法、李佩甫、南予见、易殿选等一大批作家或诗人。虽然我与这些人多数未曾谋面,但是他们的作品已通过《奔流》携刻在我的记忆中,并深深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正像1987年4月在《奔流》出刊二百期纪念会上,现已驾鹤西去的老作家乔典运所说的那样:“我和《奔流》有不解之缘。是她把我引向了爱读书爱写字的路。我常想,如果不是她,我会成为另一个人。另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成为好人,也可能成为坏人;可能高升了,也可能沦落了;可能还活着,也可能早死了。只因为走了这条路,那些可能都不可能了。……” 老作家乔典运的这番肺腑之言也算是我对《奔流》的真情表白吧。
也就是因为有《奔流》这位“老师”福佑着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开始迈出了蹒跚的步子。同时,也带动了我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亲近文学。当我得知邻村有4个酷爱文学的同龄人,我就逐个登门拜访,并且约定每月在我家碰面两次。相聚的时光是快乐的,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梦想,其中,谈的最多的则是每期《奔流》刊发的作品。针对某一篇小说的结构或语言,我们会畅所欲言,各抒起见,有时,会为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争论得面红耳赤。现在,一旦再想起当年我们眉飞色舞,一派青葱的样子,心里依然充满激情和感动。时间长了,由我建议创办一份油印文学小报《星火》,我们约定,每人每月要提供文学体裁的作品5篇(首),宗旨是歌颂真善美,抨击丑与恶。作品收齐后,有我借助村小学的钢板和蜡纸,刻字印刷100份,除了自己欣赏保存外,大部分都免费发放给其他爱好文学的朋友们,还有一些直接寄给了省市级文学刊物编辑部。记得有一次,在省文联主办的《文艺百家报》的“文学社团作品”栏目里,一次性从我们邮寄的油印小报中选发了三篇作品,这在当时一下子成为轰动四乡八村的文化新闻。当然,那时也有好事者常常嘲笑我们的幼稚。但那时的我,由于心中奔涌着一股文学的激流,面对这些闲言碎语,我只是一笑了之,甚至自信的认为,人的一生只要敢于如此幼稚下去,将来必成大器!
时光之水不知不觉流进了九十年代这段河槽里。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生价值取向的错位,文学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奔流》这份老牌文学刊物因此失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份印刷奇特、满目充满热点、纪实、目击、社会透视等内容的新潮刊物。一个初春的上午,当我来到县城的一个熟悉的书报亭里,再也寻不到心目中的《奔流》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痛惜。
世事沧桑,光阴如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与《奔流》的那段情缘始终珍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每每想起,哪怕是羽毛般的轻轻一触,我便会激动起来。我深知,是《奔流》引领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利用工作之余,我已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成为河南省作协会员,并被推选为汝南县作协主席。
著名诗人苏金伞曾说过,《奔流》因黄河而得名,是希望它具有黄河的气势,黄河的生命,黄河的风貌。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曾一度断流过,甚至转向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文艺思想的影响下,《奔流》又开始发出了时代的咆哮,它在几经砍伐后仍然延续下来,且有越流越畅之势。
写到这里,我的心又禁不住剧跳起来。暂且还以著名诗人苏金伞对《奔流》的希冀作为本文的收尾吧:“黄河希冀于《奔流》的,《奔流》没有辜负于黄河。《奔流》因黄河而得名,也会因黄河而涌流不息。站在黄河岸上,‘把酒酹滔滔’,诚挚地给《奔流》以最好的祝愿!”
汝水汤汤话汝南
——兼谈汝南的历史嬗变
汝南,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原古城。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汝南人,相信您对故乡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你是否知道,汝南怎么得名的吗?汝水、汝河是一条河流吗?历史上的汝南何时被叫做汝阳?……若要解开这一连串看似熟悉却又有些模糊的问题,我们还是先从汝水说起。
汝水,是历史上对汝河的书面称谓,它们是同一条河流。汝水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 国风》里的一首诗《汝坟》中:“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音ni)如调饥。”(1)根据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作《毛诗》解释:“汝,水名也;坟,大防也。”在这里,汝,就是汝水;坟,就是堤岸。由此可以看出,《汝坟》一诗,不仅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歌咏汝水两岸风土人情的赞歌,也是汝水诗韵流淌在中华诗歌的源头。
自《诗经》后,历代还有许多写到汝水的诗句。李白在《别内赴征三首》诗中写道:“长策归河洛,宁亲归汝坟。”孟浩然《行至汝坟寄卢徵君》诗云:“行乏憩予驾,依然见汝坟。”唐代欧阳詹《汝州行》诗曰:“湛湛清流九曲湾,浮沉澈底似拖蓝。扁舟一叶无人系,风动横移向碧滩。”从这些美丽的诗句中,我们不难想象出,那时的汝水两岸,真可谓是沃野百里,山川秀丽,牛羊成群,白鹭纷飞,让人恍惚间进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关于汝水更早的文字记载,我们还可以从甲骨文里去寻找。在甲骨文中,汝水被称为“女水”(女读作ru,上声)。先秦著作《山海经》也把汝水称为“女水”。秦汉之后的诸多著作如《史记》《帝王世纪》《路史》中,“女水”又多记为“若水”。
到了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中,也把“汝水”记为“若水”。据《水经注》记载:历史上的汝水,是一条流域面积广大的河流。它发源于河南伏牛山脉嵩县境内,一路东流,经今河南嵩县、汝阳、汝州、灵宝、郏县、襄城、漯河、西平、遂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到安徽省阜南县西南入淮,全长1345里,仅次于颍河,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
汝水被唤作汝河源于何时呢?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汝水流域面积广大,经常洪水泛滥,给汝水两岸百姓造成巨大灾难。元朝初年,为了保证汝水下游安全,元朝廷下令,从今河南漯河市和舞阳县边界处截断汝水,逼迫上游汝水改道东流进入颍河,形成现在的北汝河;与此同时,截断后的汝水还有一段支流,它以今泌阳县五峰山为源头,迤逦东下,流经遂平、汝南、平舆、正阳、新蔡等县,在与汝水一条较大的支流洪河相汇后,注入淮河,总长222.5公里,流域面积7376平方公里,地方水利史便把这一段河流称汝河(即南汝河)。至此,汝水完成了由古汝水到今南、北汝河的名称嬗变。
泱泱汝水养育了两岸万千子民,不自觉地孕育了千年古城汝南的雏形,并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沿革。
根据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编撰的《汝宁府志》记载:夏商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汝南属豫州之域;西周时,汝南属沈蔡二国封地;春秋战国时,汝南先后归蔡国和楚国管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汝南被归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隶属豫州刺史部,辖颍水、淮河之间37县,这是“汝南”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不过,当时的汝南郡治所(2)并不在今天的汝南县,而是在今平舆县射桥乡古城村。如今的汝南县境,在当时分属周边的上蔡、平舆、安城等大小侯国。这些侯国由中央册封,其地位曾经很高,后来降同于郡、县。
三国、两晋时期,行政区划继续沿袭东汉州、郡、县三级旧制,汝南郡治所由息县迁址悬瓠城(今汝南县城)。从此,滨临汝水、状如悬瓠系于藤蔓的汝南城,奠定了它在豫东南的中心地位。到了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蔡州为汝南郡,置汝阳县,治所为悬瓠城。
唐朝时期,唐肃宗乾元初年(758年)改汝南郡为豫州。随后,唐代宗时,为避其名字李豫之讳,又改豫州为蔡州。到了五代十国时,汝阳县仍隶属蔡州。
北宋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分为路、州、县三级,汝阳县隶属京西北路蔡州管辖。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攻陷并驻守蔡州。公元1233年,金哀宗由归德(今商丘)逃至蔡州建都。公元1234年2月,蔡州被宋蒙联军攻破,金哀宗自缢于汝南城中的幽兰轩。
元统一中国后,元世祖忽必烈面对汝水下游连年成灾的悲惨境况,于公元1293年诏命军民在舞阳截断汝河,解除了汝河下游的水患。为此,特将蔡州治所悬瓠城升为汝宁府,取汝河安宁之意。蔡州更名汝宁府后,下辖息州、颍州、光州、信阳州四州,汝阳县隶属汝宁府。明朝时期,汝阳县仍为汝宁府治所,并将确山、真阳并入管辖范围。到了清朝,行政区划分沿袭明制,分省、道、府、县四级,汝阳县隶属于河南省河南道汝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汝宁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
从公元607年隋朝置汝阳县,到1913年更名汝南县,汝南置县时间长达1306多年,这也是2007年3月,汝南被中国地名研究所认定为“千年古县”的时间依据。
1949年,汝南县全境解放,成为人民政权临时公署所在地。1950年设置汝南市。1951年,汝南、平舆分治,汝南隶属于信阳地区。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专区后,汝南县隶属驻马店地区、驻马店市至今。
经过时光之水的千年淘洗后,如今的汝南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汝南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全方位打造魅力汝南,一二三产业逐渐步入高效优质发展空间,并逐步成为“河南省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电动车)”“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特别是2021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在明确提出要把汝南建设成为“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美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后,带领全县上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战略”工程(即工业强县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文旅名县战略、开放带动战略),汝南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次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汝南的新征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深情回望故乡汝南的历史变迁,我们不由得为汝水之南这座美丽的千年古城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为她的美好未来深深祝福!
注释
(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此诗句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诗句的大意是,在高高的汝水大堤上,有一位妇女采伐小树枝。久久不见丈夫的面,忧愁饥渴实难耐。
(2)治所:旧指地方长官的官署。
来自乡间的吟唱(组诗)
一
地平线上
没有上锁
风
自由的吹过
我和风
用乡音说话唱歌
二
童年时
骑过的黄牛
早已离开这个世界
它没有
留下遗嘱
也没有谁
为它修筑坟墓
可是
骑在牛背
哼唱的《小放牛》曲调
却永远在乡间流传
三
屋檐下
晾晒着火红的辣椒
秋风
从这里经过
吓了一跳
这么多火苗哦
它会不会
把房子燃着
四
小南风
一个劲的吹
麦香
打着旋儿
沁入老农的心窝
掐一株麦穗
轻轻的捻搓
丰收的喜悦
挂在多皱的角
五
暗夜里
悄悄落下
附着绿禾
纤细的腰肢
无声的潜入
大地的梦中
于是
黎明更加鲜亮
空气更加清新
就连昨晚被践踏的小花
也吐出悠悠芳馨
六
手牵着春风
在天空中翱翔
优美的身姿炫耀着
无尽的惬意和遐想
背顶着青天
俯视着人间沧桑
伴随你的
是童稚的喝彩
多彩的霞光
啊,风筝
自从蓝天里
有了你的形象
谁不说生活
又增一份乐趣
添了一份希望
七
夕阳,洒下
最后一抹金光
淡黄的圆月
裹着原野上
腾起的雾霭
缓缓升起
似一位诗人
陷入沉沉的思索
世界,
本是一个混沌的蛋壳
盘古的巨斧
为何砍得如此利索
一半升起
一半沉没
哦
千古的谜团
曾引起多少
奇异的遐想
让他们
从日出想到日落
童年记事(组诗)
一
小时候
我常常跟着月亮走
走呀,走呀
一起走进甜美的梦乡
在那里
我猛然看见母亲
站在月亮里头
二
小时候
我总爱骑在父亲的肩头
看大街上的车辆
看小河里的行舟
那时
我会奇怪的想
它们为什么会走
是不是也和我一样
骑着父亲的肩头
三
小时候
记得自己该上学了
母亲给我买了花书包
还有两只彩色铅笔
后来,我发现
父亲一个月没让我
替他上街买酒
母亲的纺车
也在夜里转的更久更久